刚洗完澡,头发还湿漉漉地搭在肩上,我习惯性地划开屏幕,点开了那个沉寂许久的大学班级群。
平时这里除了节日祝福,基本就是死水一潭。
今天却有点不一样,消息提示的数字跳得有点快。
滑到最新消息,是张涛,当年班里的活跃分子,现在据说在南方做生意。
张涛:哎,大伙儿听说了吗?咱们江城好像有大动静啊!北峰航空那边,是不是在搞个什么超级项目?网上都传开了,代号好像叫“天弓”还是啥?
我心里手指停住了。北峰?天弓?这些词组合在一起,工作中关于保密的内容突然浮现。
李佳(同班同学,留校读研后留校工作):我也看到了!说是跟国家重大专项有关,网上帖子分析得头头是道,什么新概念防御系统,听起来就高大上!@孙琳,老同学,你不就在北峰吗?快给咱们爆点内幕啊!满足一下好奇心呗!
群里瞬间热闹起来。
刘磊(毕业后一直在江城发展,自己开了家小公司):对啊孙琳,近水楼台先得月!透露点呗,就说说是不是真有这么个项目?咱们保证不外传!(后面跟着个呲牙笑的表情)
刘芳(毕业后去了外地):哇!孙琳你在这么厉害的单位啊!快说说快说说!
张涛:就是就是,老同学分享一下嘛,又不说具体技术,就说说有没有这项目,让咱们也骄傲骄傲!
屏幕上不断跳出新消息,一个个熟悉或不那么熟悉的头像闪烁着。
那些好奇的、兴奋的、带着点起哄意味的文字,此刻正如同无形的压力向我聚拢过来。
我盯着“天弓”那两个字,还有刘磊那个呲牙笑的表情。
手指悬在输入框上方,几次想打点什么,又删掉了。
说什么?“无可奉告”?太生硬。“我不知道”?明显是假话。
群里那些帖子我也看了,捕风捉影,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,但确实触及了核心项目的边缘信息。
这种时候,任何模棱两可的回应,都可能被解读、被传播,成为更多谣言的养料。
不能回。我深吸一口气,退出了群聊界面。
手机震了一下,是李佳的私聊消息。
李佳:孙琳?还在吗?群里喊你半天呢!真不能说啊?就一点点,满足下老同学的好奇心嘛!(委屈表情)
看着她的头像,想起大学时一起泡图书馆、挤食堂的日子。
那时候聊的都是考试、实习、哪个男生帅。
现在……我苦笑了一下,指尖在屏幕上敲打着。
我:佳,还在。刚看到群里消息。
李佳:嘿嘿,我就知道你在潜水!快说说,那个“天弓”是不是真的?网上传得可神了!
我:(停顿几秒)佳,真不能说。咱们单位性质特殊,签过保密协议的。网上那些帖子,别太当真。
李佳:啊?这么严格啊?(惊讶表情)一点都不能说?就项目名字也不行?
我:(语气坚定)不行。名字、性质、内容……只要是涉及具体项目的,都不行。这是红线。
李佳:哦……(发了个托腮思考的表情)理解理解,你这工作性质特殊。那网上那些帖子……
我:别信。很多都是瞎猜的,或者故意混淆视听的。咱们就当没看见。
李佳:好吧好吧。(发了个拥抱的表情)理解啦!保密要紧!那你平时工作压力是不是很大?连跟老同学聊天都得小心翼翼。
我:(心里稍微松了点)嗯,习惯了就好。谢谢理解啊佳。
刚结束和李佳的对话,手机又震了。这次是刘磊。
刘磊:老同学,群里问你话呢,怎么不吭声啊?(后面跟着个微笑的表情)
刘磊:是不是不方便在群里说?咱们私聊?(眨眼表情)
看着他的消息,我心里那点刚松下去的神经又绷紧了。
刘磊毕业后一直在江城,交际广,路子活。
上次校友聚会他就试探着问过北峰的事情,当时就觉得他有点过于“热情”。现在又来……
我:磊哥,刚在忙。群里说的那个,网上瞎传的,我也不清楚。
刘磊:真不清楚?(一个表示怀疑的表情)你可是在北峰待了好几年了,还是技术支援部门的骨干,这种大项目一点风声都听不到?
我:听不到。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,不该知道的,打听也没用。我们有纪律。
刘磊:啧,老同学,别这么死板嘛!(呲牙笑)纪律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你看网上都传开了,咱们自己人聊两句怕啥?我又不会到处乱说。再说了,说不定以后咱们还有合作机会呢?你知道我现在也做些电子元件的生意……
我:磊哥,真不行。这事没得商量。网上传归网上传,我们单位的人不能参与讨论,更不能“证实”或“补充”任何信息。这是原则问题。
我:时间不早了,我明天还有事,先下了。你也早点休息。
没等他再回复,我直接退出了微信。
理解?李佳嘴上说着理解,但那种被拒绝后的短暂沉默,还是让我有点不是滋味。
至于刘磊……他那看似熟络的“老同学”称呼和“合作机会”的暗示,总让我觉得像踩在薄冰上。
网上那些帖子像野草一样疯长,真真假假的信息搅动着外界的好奇心,也试图照进我们这片必须保持沉默的角落。
保密协议上的条款清晰地印在脑子里。
这不是故弄玄虚,不是小题大做。
那些文字背后,是无数同事夜以继日的心血,是真正关乎安全的关键。
一个名字,一句似是而非的“确认”,甚至一个默认的微笑表情,都可能成为泄密的源头。
陈主任常说:“在咱们这儿,沉默不是金,沉默是盾,是防线。”以前觉得这话有点夸张,现在才真切体会到它的分量。
守护,有时候就是闭上嘴巴,掐灭那一点点想要分享、想要融入、想要被理解的念头。